分享到:
网站首页 >> 考研调剂 >> 文章内容

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简介

来源: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网  作者: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网   阅读:5029[字体: ]

    交通学院现有教职工162人,其中专职教师120人,含教授35人,副教授50人,讲师33人,实验人员21人,含高级实验师7人,有1人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、1人担任ISSC专家委员会委员、1人担任ITTC操纵技术委员会委员、2人担任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。所设专业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、力学、交通运输工程3个一级学科,有5个本科专业、13个硕士点和博士点、2个工程硕士领域,并建有船舶与海洋工程、力学、交通运输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。学院拥有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、造船史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,以及服务于教学、科研及社会的实验中心、中交船舶与桥梁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、桥梁与道路健康维护工程中心。
    交通学院的历史源于1946年成立的国立海事职业学校的造船科。1949年武汉解放,在海事职业学校的基础上,创办了中南交通学院,设置造船专业。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,造船专业调至上海交通大学。1958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,我校恢复并重建船舶工程专业,1963年交通部部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时,将大连海运学院的船舶工程系整体调整到武汉,与我校的船舶工程系合并,成立船舶工程系。1978年以后,为了适应船舶工业发展的需要,先后开办了船舶设计与制造、船舶工艺与设备、船舶结构力学、船舶流体力学、船舶贸易、船舶检验等本科专业。

 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源于1949年中南交通学院成立的土木工程系,当时设有公路土木、公路桥梁和机械自动化三个专业,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,上述三个专业分别调整到湖南大学、华南理工学院和江西大学。1988年我校恢复土木工程系,设有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,并先后更名交通土建、土木工程、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。

  交通运输管理系起源泉于1952年。时值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,我校创办水运管理和水运经济专业,1963年交通部部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时,上述两个专业调整到上海海运学院。1983年我校水运管理专业恢复招生。1993年武汉河运专科学校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合并,原武汉河运专科学校的水运管理专业并入后,更名为交通运输管理专业,成立交通运输管理系。

  1999年船舶工程系和土木工程系合并组成船舶与土木工程学院,船舶设计与制造、船舶工艺与设备、船舶贸易、船舶检验等本科专业合并更名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,同时,船舶结构力学、舶舶流体力学两个专业更名为工程力学专业,从船舶工程系分出,成立结构工程系,土木工程系更名为道路与桥梁工程系。三校合并后,2001年船舶与土木工程学院与交通运输管理系合并,成立交通学院。同年,交通工程专业创办并招生,隶属于交通运输管理系。2004年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,交通工程专业从交通运输管理系分出,成立交通工程系。

  学院经过60余年的发展,在教学、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成绩斐然,形成了围绕交通领域的水陆并举、软硬结合、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的多学科发展格局。
领导班子:

院长

朱凌

教授

书记

郭长春

副研究员

副院长

王丽铮

教授

严仁军

教授

罗蓉

教授

杨建华

副研究员

副书记

王崎峰

副教授

师资力量:

教授(按姓名排序)

蔡薇陈静曦陈克强陈宁陈顺怀何雄君胡勇蒋惠园

李培勇李廷秋李之达刘清刘祖源罗蓉罗薇茅云生

毛筱菲苗张木邱红胜唐小兵王丽铮王向阳吴卫国熊鳌魁

徐海祥徐良杰严仁军杨德灿杨吉新杨家其杨平詹斌

张开银张培林张庆年张少雄张谢东朱凌朱顺应

副教授(按姓名排序)

陈鹏陈小佳程细得邓育林丁江明丁涛董必昌杜志刚

冯佰威付军龚昌奇胡幼常胡志坚黄豪金雁乐京霞

雷建平李芬李晓彬李月光廖国红林桦罗亮潘晋

宋春节谭金华涂敏汪敏王海燕王红王开凤王林

王小敏吴静萍向木生向祖权肖波谢玲玲袁萍詹成胜

张航张矢宇赵欣周红梅周增国朱云升

讲师(按姓名排序)

董升平郭志勇黄婧刘艾明汪国相徐琳喻敏张行

周永清

点击查看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交通学院考研信息考研资料汇总了解更多最新考研信息!